培養書寫的溫度,從認識社區開始
華陰街34號,過去是「臺北菸草工廠」,後來成為「建成國中」,如今是「京站暨臺北轉運站」,在臺北城歷史不斷流轉的過程中,建成國中承載了華陰街變遷的記憶。
這裡有傳承三代的文具城、風光一時的百貨、歷史悠久的服裝行、轉角的麵線攤。繁盛時,華陰街上更是職業介紹所與旅店林立,是許多到臺北求職、求學的旅人對臺北城的第一印象,懷抱著夢想的人們在此聚集、相會、落地、生根。
談起《華陰街──書寫真實的溫度》創意教案的初衷,許筱筠說:「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對人事物的觀察,我們希望藉由實地採訪,培養孩子的感受力。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帶著孩子從鄰近的社區開始觀察,藉由了解華陰街歷史與臺北城的發展,帶著孩子將內心的感受化為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