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過創意教學 將複雜的事變簡單
賴聲川導演曾說過:「誰都能把簡單的事變得很複雜,真正難的是如何把複雜的事變簡單,而且是不可思議的簡單,這才是創意。」秉持此理念,曾麗美老師邀請教導美勞的王漢瑜老師併肩作戰,一起設計讓學生動手做的北投立體模型教案。等高線地形圖屬於國中課程,對國小學生並不容易,老師們又讓同學腦力激盪,思考如何把複雜的模型製作過程變簡單,達到創意教學目的。
製作立體地圖的複雜程度超乎老師想像。課前老師必須先花大量時間蒐尋可用的北投衛星圖與等高線地形圖,作為設計草圖的參考。預算有限下,老師必須思考如何用易取得的新媒材,提高同學的興趣與投入程度。最重要的,這是由整年級四個班級共同串聯合作的教案,每班各自負責完成一部分,最後如何讓四個班級的立體圖能夠無礙銜接,更是挑戰。
討論是為了讓作品更好
只要有心,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。課堂上,同學根據草圖切割保麗龍板,用果汁機將廢紙打成紙漿、塗抺出起伏有致的地形,鋸小木塊做為房屋,以菜瓜布取代塑膠海棉製作樹木與綠地…,大家跟時間賽跑,也跟無所不在的挑戰賽跑。團體作業經常會出現同學太興奮,最後淪於聊天玩樂的情形,老師必須時時提醒「不要帶著玩心工作」、「討論是為了讓作品更好」,幫助大家聚焦於手上的工作。漸漸地,同學們都明白老師的苦心,互相提醒要專心工作,連幾位平時喜歡搗蛋的同學都自覺地收斂行為。
在老師的鼓舞帶動下,同學們的工作熱忱始終沒有懈怠,也不因面臨困難而放棄,有些人甚至犧牲午休時間趕工,有些人則不斷跟老師討論,如何在時間壓力下繼續精益求精。對同學而言,這不僅是一項作業,更是一件嘔心瀝血之作。
再現老北投之美
作品完成那一刻,不僅學生極有成就感,連大人看到都為之驚豔,學生家長更是不敢相信眼前的專業立體模型出自自己孩子的手。這種肯定對同學來說,甚過千言萬語。
在老師安排下,立體模型圖送到了北投公民會館,對大眾進行公開展示,同學們也緊鑼密鼓練習如何向社會大眾導覽解說。多位當地居民看過作品與聽過導覽後,紛紛表示這就是他們心中念念難忘的北投傳統之美。經過深入踏察與動手實做,同學們也發現,有茂密綠林山野的北投其實比只有高樓大廈與101的市區更美,他們以身為北投人為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