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不同的宗教也是多元化學習
準備與宗教相關的特殊課程,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諸多挑戰,包括家長對於課程調度的不理解,以及不同宗教之間的認知差異。劉芳君老師本著溝通原則,一一向家長溝通教案理念,並讓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家長明白,學生認識不同的宗教文化其實就是一種「多元化的學習」,可以幫助學生從文化角度認識與理解不同的宗教文化,進而學會包容,看見不同宗教背後的「善」。
備案過程劉老師也發現,這幾年來新北市政府一直在蘆洲推廣「神將文化季」,還有特別針對外國觀光客設計的導覽活動。她主動聯絡執行的旅行社,請對方微調講解內容,設計出更適合國小同學理解的導覽課程。劉老師強調,「善用社會資源」很重要,可以幫助老師獲得更豐富的教案資源,也活潑化教案內容。
結合文史與古蹟的神將主題之旅
經過縝密規劃與家長的理解後,劉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出發進行「神將主題之旅」,到蘆洲知名的保和宮、文武大眾廟、湧蓮寺等地方,並在地方文化耆老陪伴解說下,深入認識寺廟的擲杯、籤詩內容,近距離觀看與撫摸經常高高在上的出遊神像,幾位男同學甚至穿起三太子衣服上陣試走,在歡笑中進一步體會深厚的文史、建築古蹟與神將文化。事後,同學們也透過旅行小記事進一步分享個人的學習心得,形成深刻記憶。
擁有美術背景的劉老師,接著又設計了各式各樣有趣的相關課程。「神像競標會」,讓每位同學在近百尊神像中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造型,並上台分享此神像的特殊造型和相關文史故事,之後每個人自行創作一幅神將紙偶。由於是全新的課程內容,每個學生都興趣昂然投入其中,創作的紙偶造型更是滿富創意,一新傳統神像的形象。這些具創意的巧思,結合了學學文創的彩繪感動雞,以頗具蘆洲意象的五大文化色彩神將銀、菩薩金、李宅紅、切仔麵黃與蘆葦綠繪製,到全國各地進行展覽,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創意成果,無形間也增進了孩子的榮譽感與家鄉情懷。